記者從市海洋與漁業局了解到,去年,我市海洋高新產業發展迅速,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和集群逐步完善,海洋經濟總量不斷刷新記錄,預計全年可實現總產值2521億元。接下來我市還將多措并舉,力爭在2020年實現海洋產業總產值3千億的規模。
海洋高新技術產業是海洋經濟的重要支撐,近年來,我市加大海洋科研及成果轉化落地力度,著力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智慧海洋工程、海洋高技術服務業、海洋生物藥物研發等發展迅速,海洋產業展現出極大活力。由廈門大學牽頭建設的南方海洋創新藥物研發平臺,近年來就聯合艾凱奇生物科技公司等一批高科技企業,通過產學研協調創新,大力推進海洋創新藥物研發。他們在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新藥、海洋來源抗肥胖藥物等海洋創新藥物研發取得不少突破,基于海洋來源化合物衍生物開發的抗三陰性乳腺癌藥物目前也已取得階段成果。
艾凱奇(廈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部技術負責人 章新道:針對抗三陰性乳腺癌的藥物開發,我們已經做到了藥物的藥代和毒理這塊。我們爭取在一年以內,可以提交臨床實驗的申請。針對結腸癌也有一些正在開展的項目,目前在細胞水平和動物水平都有非常好的療效,我們后續也會針對一些活性的小分子藥物,進行后續的開發。
據了解,去年我市通過專項資金帶動,創新金融扶持,大力扶持海洋領域“雙創”發展,去年1至11月,全市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共實現增加值186.42億元,預計全年可實現總產值697.76億元,全市海洋經濟總量也實現突破,預計全年可實現總產值2521億元。
市海洋與漁業局表示,作為我國14個國家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區之一,未來我市將進一步釋放海洋科技創新驅動潛力,優化海洋產業發展環境,深化海洋對外交流合作,著力構建“產業鏈、創新鏈、政策鏈、金融鏈”協同發展體系,推動海洋經濟發展“進位提檔”。力爭到2020年,廈門海洋產業總產值提升到3千億規模級,增加值達到800億元,占全市GDP比重達15%,基本建成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廈門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 吳國梁:我們現在在做好頂層設計,加大力度做好綜合的項目信息收集和對一些項目進行一些提升在基礎功能配套,特別是產業鏈的功能配套方面,也在加大布局和進行一些分步實施的計劃。
http://api2.app.xmtv.cn/articleshare/95469?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新媒體編輯:王舒)